公司动态
 
首页 > 公司动态  >  渝偲分享/DSPE-PEG-CY7 二硬脂...

渝偲分享/DSPE-PEG-CY7 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-聚乙二醇-CY7 DSPE-PEG-Cyanine7 磷脂-聚乙二醇-花青素CY7

2025-09-10

在纳米科技与生物成像的交叉领域,DSPE-PEG-CY7作为一种功能化复合材料,凭借其独特的分子设计成为研究热点。该分子由三部分精密组装而成: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(DSPE)作为疏水性锚点,聚乙二醇(PEG)构建亲水性屏障,CY7荧光染料赋予光学追踪能力,三者通过共价键形成稳定的三维结构。

DSPE的双链烷基结构(C18H37)赋予材料自组装特性,可在水溶液中形成纳米级胶束或脂质体,为功能模块提供稳定的载体平台。PEG链段通过空间位阻效应减少非特异性吸附,其分子量可调节(通常选择2000-5000 Da范围),在延长血液循环时间与维持纳米粒分散性之间取得平衡。CY7作为花青素类近红外染料,其激发/发射波长位于生物组织透明窗口(700-900 nm),可穿透数厘米组织深度,同时规避生物体自发荧光干扰,实现高信噪比成像。

该材料呈现两亲性特征:DSPE的疏水尾部驱动自组装,PEG的亲水外壳确保水溶性,CY7的荧光基团暴露于表面实现信号输出。在固态或溶液状态下,其光学性质保持稳定,且对pH、离子强度等环境参数具有良好耐受性。通过调节PEG链长与DSPE含量,可精准控制纳米载体尺寸(50-200 nm范围)及表面电荷特性。

在生物成像领域,CY7的近红外特性使其成为活体深层组织示踪的理想工具,结合DSPE-PEG构建的纳米探针已用于细胞迁移追踪、血管网络可视化等研究。在材料科学中,该分子作为功能化修饰剂,可赋予传统纳米材料荧光标记能力,推动多模态成像探针的开发。其模块化设计更启发了智能响应系统的构建,例如通过引入环境敏感基团,实现特定微环境下的结构转变与信号调控。

从基础研究到技术转化,DSPE-PEG-CY7的分子密码正在解锁更多可能性,为生命科学探索提供精准的"光学导航"。